乌拉盖旅游网 | 让我们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感受草原的清晰
主页 > 纵情旅游 > 周边景区景点 > 锡林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作者:发布时间: 2017-08-15文章来源: 点击量: [打印] [关闭]











“锡林”就是“锡勒”的意思,是四周是山中间是宽阔平原的地方,“[1]浩特”意为“城市”,有“草原明珠”之称。锡林浩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由建国前的阿巴哈纳尔左翼旗、阿巴嘎左翼旗和浩齐特右旗几经分合而形成的。阿巴哈纳尔部和阿巴嘎部,汉为上谷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居地;隋、唐为突厥所居;辽为上京道西境;金属北京路西北境;元属上都路,明为察哈尔万户地。浩齐特部,辽属上京道西境;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明为蒙古所居。
  有经桑根达来到呼和浩特方向的列车,属于集通铁路分支线。锡林浩特机场位于市区西部,每日都有航班往来于北京、呼和浩特、海拉尔等地。207国道和303国道穿过锡林浩特市。其中207国道向西南方可到张家口市,303国道则通往东南方向的克什克腾旗。另外,锡张高速(锡林浩特-张家口)和丹锡高速(辽宁丹东-内蒙古锡林浩特)正在建设中。
  2建制沿革封建时期
  锡林浩特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裔领地。明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别里古台第十七世孙诺必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嘎哈纳尔。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贝子庙,故俗称贝子旗。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仍以清王朝封建王公制度统治阿巴哈纳尔、阿巴嘎、浩齐特三个部。194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锡林浩特地区开辟工作,建立了中共贝子庙(锡林浩特)党支部,成立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彻底废除了封建王公世袭罔替制度。
  新中国时期
  1949年春,阿巴哈纳尔左旗、阿巴嘎左翼旗、浩齐特右翼旗划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5月,中部联合旗与西部联合旗合并。由于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庙由贝子管辖,故得名“贝子庙”。1953年9月15日,经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批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相当于苏木级),归西部联合旗管辖。1956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西部联合旗改称阿巴嘎旗;同年1年8月21日锡林浩特由锡林郭勒盟直接领导(区级建制不变)。1959年4月15日,锡林浩特升为旗县级浩特,盟直接管辖。同年9月将阿巴嘎旗宝力根人民公社划归锡林浩特。1963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浩特改称阿巴哈纳尔旗。将阿巴嘎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的阿尔善宝力格公社、朝克乌拉公社、朝克乌拉牧场、军营牧场、一二六队、贝力克牧场行政区域划为阿巴哈纳尔旗行政区域,原锡林浩特改设镇级政权,为阿巴哈纳尔旗领导。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9年12月14日,阿巴哈纳尔旗的“哈”字改为“嘎”字,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阿巴哈纳尔旗,设立锡林浩特市,以阿巴哈纳尔旗的行政区域为锡林浩特市的行政区域。现为县级市。
  2000年,锡林浩特市辖5个街道、7个苏木:楚古兰街道、宝力根街道、希日塔拉街道、杭盖街道、额尔敦街道、图古日格苏木、达布希勒图苏木、城关苏木、伊利勒特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阿尔善宝拉格苏木、朝克乌拉苏木。
  2006年,锡林浩特市将原有的6个苏木镇调整为3个和1个街道办事处,即宝力根苏木、朝克乌拉苏木和阿尔善宝拉格镇及巴彦锡勒街道;同时将达布希勒图苏木的希日塔拉嘎查、额日敦塔拉嘎查的一部分和伊利勒特苏木的伊利勒特嘎查、哈那乌拉嘎查、乌力吉得力格尔嘎查的一部分划入市区行政管辖区域。
  2013年,锡林浩特市迎来了建市30周年,同时内蒙古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也将于2013年8月在锡林浩特市举行。全市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5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后发潜力。锡林浩特将建设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城市、绿色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马都核心基地、自治区中部区域性交通物流集散地、草原特色旅游胜地。
  3行政区划锡林浩特市辖3个苏木:朝克乌拉苏木、宝力根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巴彦锡勒办事处,1个镇:阿尔善宝拉格镇,7个街道:希日塔拉街道、宝力根街道、杭盖街道、楚古兰街道、额尔敦街道、南郊街道、巴彦查干街道。
  4自然资源生态资源
  锡林浩特市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以拥有美丽富饶的天然草场而著称于世,草场类型齐全,以典型草原为主体,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丘沙地草原,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2068万亩,优良牧草100多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全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就坐落于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境内。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是国内最大的自然植物园,拥有200余种珍稀草种。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野生动物主要有天鹅、灰鹤、苍鹰、百灵鸟、黄羊、狍子、獾子等100多种,天然药用植物主要有黄芪、甘草、防风、知母、黄芩、柴胡等,天然食用植物有白蘑、黄花、发菜、蕨菜、山杏仁等。境内河流少、湖泊多。主要河流锡林河全长205公里,流经市内120公里。最大的天然湖泊为扎格斯太淖尔,湖面面积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富集。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煤炭、锗、钼、铬等30余种。石油探明储量2亿吨,年开采80万吨。煤炭探明储量330亿吨,其中胜利煤田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24亿吨,单层煤可采厚度244米,是目前全世界煤层最厚、储量最大的褐煤煤田,已列入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并伴生有益矿产锗和石油;巴彦宝力格煤田含煤面积508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03亿吨。在建煤炭产能5000万吨,电力装机266万千瓦。锗探明储量3300吨,占全国储量的70%,世界第一大锗煤矿就位于锡林浩特市。铬铁探明储量150万吨,为国内第三大铬矿,在建产能10万吨。钼探明储量10万吨,在建产能3000吨。锡铜储量超2万吨。萤石储量800万吨。
  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丰沛。年平均风速3.4米/秒,风能总蕴藏量达2.5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超过2500万千瓦。特别是灰腾梁风电场,位于海拔1400米到1600米的高原台地,地处锡林浩特市南部,总面积822平方公里,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8.9米/秒,年有效风时数5000小时以上,规划装机容量350万千瓦,是国家规划的装机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和自治区规划的五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另外贡宝力格风电场,规划风场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50万千瓦,其中"十一五"达到5万千瓦,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35万千瓦。
  畜牧业资源
  锡林浩特市具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条件,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2008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33万头(只),连续十七年稳定在百万头(只)以上。以乌珠穆沁羊为主要品种的优质羊肉名闻天下,香飘万里,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是小肥羊肉食品的生产基地,年产各类优质肉制品5万吨。国家认证、有机草饲养的奶牛生产的有机奶、低脂奶,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天然无污染,年产5万吨。年产毛6500吨,山羊绒70吨。广袤的草场资源和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发展以肉、乳、绒、毛、皮革加工为重点的产业化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蒙元文化、马文化、草原文化特色鲜明。锡林郭勒草原曾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征战建国的重要战场,是蒙元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集中展示蒙元历史文化的蒙元文化苑,已成为锡林浩特市靓丽的城市品牌和旅游景观。这里建有北方最大的赛马场和马术俱乐部,传统赛马、马球比赛、马术表演是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体现了马背民族的鲜明特征。保存最完整的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白音锡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国家级),35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群山依偎、排列有序,山顶如刀削般平整的草原奇观平顶山,奔流不息、婀娜多姿,宛若银色飘带在微风中飘动的九曲湾,别具一格、绝无仅有的柳兰沟,彰显着草原风光的自然秀丽与神奇魅力,美不胜收。承载蒙古族对“长生天”的敬畏和天地人合一理念的额尔敦敖包巍峨耸立。距今已有260多年,内蒙古四大黄教(喇嘛教)寺庙之一的贝子庙(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占地22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于一体,景色怡人的锡林广场。景致秀美的锡林湖,别具民族特色的贝子庙广场,锡林浩特植物园,使这里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给草原中的城市平添了无穷魅力。夜色阑珊,华灯齐放,草原明珠不夜城的迷人景象,让游人流连忘返。
  每年一度的中国·锡林浩特国际游牧文化节、“敖包相会”文艺晚会、额尔敦敖包祭祀大典,以及“牧人之家”那达慕,蒙古族男儿三技(赛马、射箭、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给草原披上节日的盛装,让这里变成了歌舞的海洋,欢乐的天堂。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锡林浩特是越野车爱好者的天地,越野车拉力赛、雪地自驾车、雪地障碍计时赛、雪地冲雪计时距离赛、雪山爬坡赛、穿越浑善达克、雪地跑马、雪地摩托、雪地足球、冰雕、雪雕等多种多样的时尚活动,让您尽情体验晴空万里的湛蓝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的雪域高原上驰骋跨越的豪情与刺激,让您充分领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风情。
  举世闻名的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络成员,与澳洲普克马克(B·M)保护区结为姊妹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草地类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欧亚大陆典型草地样板。神奇壮观的平顶山,也可谓是草原奇景。这里群山依偎,排列有序,而山顶部却如刀削般的平整,这是千百万年前火山喷发创造的奇迹,夕阳西坠,落日余晖为平顶山披上一层红霞,“平台落日”是锡林浩特绝景之一。婀娜多姿的九曲湾是锡林郭勒的母亲河,奔流不息的河水养育了千百万草原儿女,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地处幅员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加之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为发展草原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草原特色和极具潜力的民族文化优势。
  5人口民族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3796人,其中: 希日塔拉街道 18291、宝力根街道 11140、杭盖街道 43935、楚古兰街道 30724、额尔敦街道 30921、达布希勒特苏木 1817、城关苏木 1687、伊利勒特苏木 2867、巴彦宝拉格苏术 1727、阿尔善宝拉格苏木 4494、朝克乌拉苏木 1500、图古日格苏木 1457、锡林浩特煤矿虚拟街道 7835、毛登牧场虚拟乡 1203、锡市奶牛场虚拟乡 904、白音锡勒牧场虚拟乡 9796、白音库伦牧场虚拟乡 2617、食品公司贝力克牧场虚拟乡 881。
  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哈萨克、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6经济概况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2.8%,一年增加16亿元,增速为历史上最快的一年。工业增加值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24.8%,保持了在全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工业项目少、投资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重点项目由34项增加到43项,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势强劲,完成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24%,为近20年来的最好水平。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4.1、和7.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4亿元,同比增长51.6%。财政总收入完成11.5亿元,一年增加3.12亿元,增速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盟的26.3%、31.6%、26.9%、17.6%。肉乳皮毛的加工能力分别占到全盟的31%、27.4%、100%、76.3%,骨、脏器加工量近100%。
  2012年锡林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4亿元。[1]
  7社会事业市委、政府坚持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协调推进,人民群众尽享改革发展成果。财政对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和“三牧”的投入逐年递增。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完成,牧民子女全部实现市内就学,并在享受“两免一补”、高中阶段教育补助的同时,还享受到生态移民助学补贴。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学校达到31所,教育人口接近全盟1/3,教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城乡卫生服务网络逐年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达到23个,卫生院遍布每个苏木镇场,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0294个,安置城镇失业人员15628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参保人数由2003年的9485人增加到12118人。
  新型牧区合作医疗牧民参合率达到87%。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做到了应保尽保。牧区低保制度全面实施,惠及特困人口1196人次。加大扶贫济困力度,1/3的牧区贫困人口脱贫。特困下岗职工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社区和嘎查工作者工资待遇逐年提高。4次调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加干部职工生活补贴,实现了与盟直机关“同城同待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1.7万平方米。启动廉租住房补贴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785元和5815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9400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3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6.25辆、每百人拥有手机49.3部。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程度不断提高,1995年以来先后进入全国卫生先进市、教育“两基”达标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星级文明城市和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市行列。
  小学
  蒙古小学(第一小学)
  实验第二小学(芳草小学)
  第三小学
  第四小学
  第五小学 ( 原六中西校区)
  第六小学(民族小学)
  第七小学
  第八小学
  第九小学
  第十小学
  师范附小
  中学
  华油小学/初中(油田学校)
  锡林郭勒盟第一中学(2010年10月与原六中分开)
  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
  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
  锡林浩特市第四中学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锡林浩特市蒙古中学
  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
  锡林郭勒盟职教中心
  大学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8交通运输公路交通四通八达,207国道、303国道、101省道横贯市境,与毗邻地区紧紧相连。民航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旅游旺季时开通至广州和大连的航班;锡桑铁路与集通铁路接轨。
  铁路
  锡林浩特火车站建于2002年,地址位于锡林浩特市西部,隶属于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旗车务段。有K7918/K7915锡林浩特至包头和K7916/K7917包头至锡林浩特快速旅客列车。
  航空
  锡林浩特机场位于市区西部,每日都有航班往来于北京、呼和浩特,隔日飞往天津、上海等地。
  公路
  正在建设中的G16 丹锡高速 丹东—锡林浩特, 丹东-海城-盘锦-锦州-朝阳-赤峰-锡林浩特 960公里,207国道和303国道穿过锡林浩特市,其中207国道向西南方可到张家口市,303国道则通往东南方向的克什克腾旗。
  9风景名胜阿尔善温泉、锡林河景观、平顶山、赛马场、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指锡林浩特市区及周边50公里范围以内的各个景点,游客可吃、住在锡林浩特市内各宾馆,无需离开住处,只需乘车1小时便可到达游览景区,这对于大批一般草原观光,或者只停留1-2天的游客来说最为理想。在这一景区内,除购物、餐饮、文娱一般参观外,其草原生态旅游景点主要有八处,被誉为“锡市八景”,宛如八粒璀璨夺目的珍珠共同汇成了锡林浩特这颗耀眼的明珠,这八景即:灰腾草原、锡林九曲、平台落日、沙海疏林、古刹贝子、民俗浩特、查干敖包、锡林余韵。
  三大广场
  贝子庙广场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
  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
  成吉思汗文化广场
  成吉思汗文化广场,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卓兰山南麓,占地七平方公里,广场背靠锡林河水库,南望灰腾锡勒草原,两侧是风景名胜区,东侧有著名的九典湾希日塔拉2A级风景区、希日塔拉候鸟观赏区、希日塔拉度假村,右侧有知青敖包、草原奇观平顶山。锡桑铁路与207国道分别从广场东西两穿过侧。
  锡林郭勒草原既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又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中原、走向世界的地方。统一蒙古各部落过程中,成吉思汗在东乌旗乌拉盖河流域打过有名的乌鲁辉之战、在西苏旗境内的乌沙堡第一次突破金朝防线,开始了灭金之旅、在太旗及其以南地区打了著名的野狐岭之战,一举歼灭了金朝30万精锐。因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留传着许多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
  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继承帝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筑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后的元朝八位皇帝也都在元上都继位。因此,自世祖忽必烈始元朝历朝历代皇帝已经真正成为锡林郭勒草原的家乡人。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2002年6月,锡林浩特市开始动工建设成吉思汗文化广场。拟建成的成吉思汗文化广场,主要由祖先区、成吉思汗主雕群、黄金家族敖包、元朝盛世雕塑、科技文化名人雕塑群、火鼎区、民俗区、四大金帐汗国和帖木尔汗国、宗教区九部分组成。现已建成大门门景区及可容1000辆汽车的停车场、容纳1700人就座的聚会观礼台、6000平方米圆形的表演场地、1000米跑道的赛马场、祭祀火鼎和战车展览厅,其他建设内容正在陆续建设中。成吉思汗文化广场是蒙古族历史的缩影,用石雕的方式借助各种传说和现代手段,向人们展示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再现恢宏博大的蒙元文化,融史科性、知道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通过游览观光成吉思汗文化广场,可领略当年的金戈铁马、雄谋伟略,对蒙古族的历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锡林广场
  广场建成于1999年7月,位于市区南部,总面积22万平方米,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广场,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保型广场。
  广场分为南北两区,南半区主要以草原自然风貌、野生花卉、牧草为主,北半区为人工草坪、花草种植区。整个广场的设备、设施由六大部门组成:一是铺装系统。花岗岩和彩砖铺装面积6.5万平方米。二是照明系统。有各种灯具369盏。三是喷灌系统。采用现代化全自动升降喷灌装置,覆盖全部绿地。四是绿化系统。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广场内部、周部共种植各种树木2250株,2003年引进了大雪松、白皮松、油松等新树种。五是音响系统。大功率调频音响覆盖整个广场。六是工艺系统。广场建有下沉式广场、人工湖、彩色喷泉和园林小品等艺术景观。同时,还引进放养了梅花鹿和马鹿。
  广场的建成不仅给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广大市民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为城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
  锡林广场凝聚着草原人民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也是锡林浩特市争创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丰富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目前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广场,是集现代雕塑、文化、体育、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广场建设又是宏扬草原文化,增强锡林浩特市知名度的最好人文景观。
  锡林广场坐落在锡林浩特市南北大道的中轴线上,广场中央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广场南口屹立着“全国卫生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的高大建筑牌匾。广场上巨大的广告标语牌写着“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园”。八万平方米的花岗岩和彩砖把广场铺设的平整如镜,一片片绿油油的青草幽香溢人。喷灌和音乐喷泉形成九天霓虹,几十只风筝当空飞舞。还有云杉、垂柳、白桦、灌木、花卉把广场打扮的万紫千红。入夜,华灯初放,巨大的高标灯和100多盏彩灯又把广场照得如同人间仙境。
  广场四周环绕着文化活动中心、宾馆、银行、住宅楼、哥特式小木楼、中式、欧式建筑等各种城市建筑,将广场衬托得更加迷人。清晨,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在广场上开始晨练,每天,广场上都要举行各种精彩的活动,时而歌声缭绕;时而锣鼓宣天。每到夏秋季节的傍晚,正是广场最热闹的时候,凉风习习、人潮涌动,广场上成了人的海洋、歌的海洋、花儿的海洋。每当节日来临,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晚霞把天空打扮的火红火红,彩灯闪烁、礼炮齐鸣,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诗情画意尽现于您的面前。
  八大景点
  灰腾草原
  位于锡张公路55公里处,这里生长着繁茂的草原植被,又因为该处位于灰腾玄武岩台地之上,所以随外可以见到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岩块。
  灰腾草原是典型的草甸草原,每到夏季,草原上开满了各色小野花,品种之多,实属罕见。此外,草原上还生长着多种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锡林九曲
  锡林九曲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是锡盟著名的旅游景区。相传,成吉思汗夫妻来到锡林河畔登高俯瞅,牛羊撒落,百鸟低旋,景色迷人。成吉思汗和妻子被美丽的景色吸引,双双纵马奔驰。奔驰中,妻子的围巾不慎飘落在草地上,而他们则全然不知。当他们回头望去时,围巾将直流的锡林河变成了九十九道弯,把草原装扮的分外美丽,成吉思汗有感而发:“此处造化神功,碧水青山,必成繁盛之地。” 美丽的九曲弯,静静流淌在碧绿的草原上,常常勾起人们无限遐想,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为此留下了不朽佳作。
  1983年,中国和意大利合拍的历史巨片《马可?波罗》曾在这里拍摄了大量外景。1998年邮电部发行的锡林郭勒特种邮票小型张也选用了九曲湾图案。
  河床两侧生长着大量的芦苇及其它水生植物,每到上午10点左右,阳光明媚,牛羊成群, 蓝天白云之下,一幅天然的草原风情画呈现在眼前,真如“人在画中游”。河曲下游,即为锡林水库,岸边基岩出露,正是泛舟垂钓的好去处。
  平台落日
  位于锡张公路20 公里处,这里可以观赏到因火山喷发而形成不同角度的平台,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山尖儿像刀切一样平整,爬上平台,会看到火山喷发留下的凝灰岩块,基岩出露、植被稀疏,日落观山、别有情趣,故称之为平台落日。晚霞之中,山凹里炊烟袅袅,诗意无穷。
  沙海疏林
  主体在锡张公路78公里以外,但在37公里处就可以看到沙地景观的一般特点。这里有一片沙地,生长着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榆树疏林。其下有小叶锦鸡儿灌木,以及各种柳树灌丛和草本植物。浑善达克沙地大致形成于22万年前,大部分已固定。在沙地里沙柳生长茂盛,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展示着大自然中的顽强生命力,观赏价值十分独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个景点,游客还可从另一侧面看到熔岩台地平顶山的奇特景观。
  古刹贝子
  贝子庙,坐落于锡林郭勒盟首府,草原新城--锡林浩特市内。寺庙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贝子庙,也称“阿日雅?章隆?班智达庙”,清廷赐名“崇善寺”。
  贝子庙始建于1743年(乾隆八年),是由清代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四代札萨克固山贝子班珠尔多尔济在西藏高僧、本寺第一世章隆?班智达的建议下开始修建这座寺庙。本寺的最初规模只是一座有六十根柱子的楼阁式大经堂。阿巴哈纳尔左翼旗第五代札萨克固山贝子达克丹朋苏克于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开始大规模扩建。扩建后的贝子庙有金刚殿两座,药王殿、十六罗汉殿、观音殿、菩萨殿、山门殿和僧侣住宅等建筑。此外还有十大经堂,扩建后,清廷赐名“崇善寺”。此庙达到极盛时期时,喇嘛达到1500余人,到1944年时,喇嘛仍有800余人。
  贝子庙第一代最高活佛罗桑班觉伦珠拉布杰学识渊博,尤为擅长医学占卜,曾获“班智达”称号。“章隆?班智达”是贝子庙的最高活佛称呼。罗桑班觉伦珠拉布杰有三位高徒,这三位高徒后来都成了活佛,故在贝子庙中,除了班智达,还有三个活佛。贝子庙的第二代班智达,法名为瓦金答喇。索麻迪?沙萨纳?萨雅?多萨,也是一位学问高深,精通蒙藏文的高僧,他编著过《法轮大殿崇善寺史》、《福荟寺建造佛像概要》等著作。
  贝子庙曾拥有铸造、雕塑佛像几千尊,各种绘画镂刻工艺品几万件,收藏各种经卷上千种。雄伟的庙宇建筑,绚丽多彩的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但贝子庙在“文革”期间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现仅存几座破旧的殿堂。
  10民俗风情这是集中展示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具有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的地方,旅游者还可通过亲自参与,加深对蒙古民族的了解。
  在这里,旅游者可以身着宽大、鲜艳、华丽的蒙古袍,坐在炕桌前,品尝内蒙古草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的诸多食品如烤羊腿、羊背子、手抓肉、烤全羊、炸羊尾、拔丝奶豆腐以及全羊汤、黄油果子、沙葱包子等。
  在这里,旅游者可以体会蒙古族隆重纯朴的待客习俗和礼仪,饮马奶酒、献哈达、唱敬酒歌、跳蒙古族舞、学两句蒙语。
  在这里,旅游者可向蒙古族牧民学习挤奶、发酵、制作奶豆腐、奶皮子、黄油等奶制品的全过程。也可以学习套马、驯马、打马鬃、压杠皮等生产活动。
  在这里,游客也可以买到一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食品、工艺品与纪念品:银碗、蒙古刀、结盟杯、鼻烟壶以及红皮饼、芙蓉糕、酸马奶、牛奶大王、牛鞭酒等,这些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查干敖包位于锡林浩特市西30余公里处,是附近十分有名的历史悠久的敖包山。山体大而高,位于辽阔的典型草原区里,有鹤立鸡群之感。敖包蒙语意即“堆子”,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而成祭山神、路神、祈祷丰收和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查干敖包正规而宏大,用石块垒成,有12个石堆,中间最大,顶端插有柳条,形似烽火台。牧民非常重视祭敖包活动,往往在祭祀前数十天便开始准备,宰杀牲畜,置酒买祭品,祭祀时十分隆重、严肃,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念咒。游人如有幸赶上这一活动,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而在这敖包山上,远望草原十分开阔。而山脚下的碱湖,则是另一番景观。
  位于锡林浩特北20余公里处,是锡林河这一内陆河河水在地面逐渐消失,而后潜入地下形成的景观。游人可以看到大片的沼泽地、芨芨草滩以及流水消失的景象。
  11名优特产民族工艺品
  雕刻:锡林浩特地区民间雕刻亦相当普遍,除常见的马头琴、蒙古象棋、手杖、鼻烟壶等雕刻品,蒙古包内的箱、柜、捣茶罐(乌古尔)、奶食模具、刮马汗板等都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富有装饰趣味。
  民族服饰:锡林浩特地区蒙古族以阿巴嘎服饰为主,伴有乌珠穆沁、察哈尔服饰,苏尼特服饰,牧民在原有风格上也进行了改变,一般平时生活已不穿蒙古袍。但有重大节庆活动还是要穿的。
  牛皮画:牛皮画工艺创作来源于辽阔的大草原,皮画用在优质的牛皮上彩绘。皮画历史悠久,如今皮画除保持古朴韵味外,更加溶入现代民族工艺技法,成为一种难得的馈赠佳品和高雅的室内装饰品。
  蒙古刀:蒙古族最为典型的工艺品之一是蒙古刀。
  蒙古刀采用优质钢材、青铜等材料,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青铜制、玉制、木制、牛角制、皮制等,表面雕刻有许多精美的花纹及镶嵌五颜六色的珍贵宝石等,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大方、装饰、做工精美,是集防身、实用于一体的物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其它纪念品
  锡林浩特还有毡制品、骨制品、银制品、仿古制品、马具、玛瑙制品、毛制品、矿石制品等多种多样的纪念品,这里是游人理想的购物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