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旅游网 | 让我们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感受草原的清晰
主页 > 大美乌拉盖 > 旅游资讯 > 乌拉盖旅游网,马头琴的简单介绍

乌拉盖旅游网,马头琴的简单介绍

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7-08-16文章来源: 未知点击量: [打印] [关闭]

  有许多的人都对草原充满好奇心心,我们草原的文化是很广的所以对草原抱有好奇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我们内蒙古有着辽阔的大草原有蒙古人的文化还有蒙古族举办的那达慕也有很多著名的景色,这使我们草原闻名天下,今天我们乌拉盖旅游网的小编就跟大家一起介绍一下我们内蒙古著名的马头琴的介绍,下面就跟乌拉盖旅游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mǎ tóu qín),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以上内容就是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关于马头琴的简单介绍,马头琴不是一两句就能说的完的,马头琴用它美妙音乐让世人知道了它的美妙,关于马头琴小编会慢慢的跟大家介绍的,中秋假期过去了人们又开始忙碌的生活了,所以小编在这儿希望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把工作心态调回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会为你带来更多更好的介绍和知识。

  相关文章:乌拉盖旅游网,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习俗